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寄生着各种微生物。肠道微生物作为定植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在人体生理代谢、疾病发展、免疫防护中扮演重要角色,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2月19日,一龄集团特别邀请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家超为2022一龄集团团队开年训做精彩分享。张家超教授以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为题,结合国际、国内前沿研究和自身的研究结果,从微生物的介绍、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和功能、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不同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以及与各类疾病的关系等方面为参训人员详细解密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让参训学员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01
解密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张家超教授通过介绍微生物在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开篇,引出人体肠道微生物。他介绍,人体从内而外都被微生物包裹着,而肠道微生物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种类最丰富、功能最全面的微生物,它不仅参与人体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人体自身的发育、免疫及疾病的产生,还通过“肠脑轴”来影响神经系统,用不同方式与人体“共生”。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家超
基因型、年龄、抗生素、胖瘦、疾病和饮食是影响肠道菌群的主要因素。张家超教授通过各种案例和研究成果,对每种影响因素进行解析。
基因型导致个体间菌群结构差异
▲课件节选
肠道微生物对胖瘦的影响
“瘦子怎么吃都不胖,胖子喝凉水都长肉”,这句话不无道理。张家超教授通过著名的“胖瘦双胞胎实验”和“双胞胎肠道移植小鼠实验”证明了肠道微生物能影响人体胖瘦。
得益于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龄美丽态生命美丽养护年度方案通过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及保持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帮助客户实现身形年轻态、健康“享瘦”。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关联
张家超教授介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老年痴呆、风湿性关节等疾病密切相关。它们是如何建立起关联的?以神经性系统疾病为例,两者通过“肠脑轴”建立联系的。
人体内有两个“大脑系统 ”,一个是大脑,另一个是肠道,肠道又被称为“肠脑”或“第二大脑”。肠脑轴就是由大脑和肠道组成的信息交流系统。脑和肠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信息交流,其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肠道菌群和大脑的相互作用,从而对人体的饥饿感、欲望及心理活动起到重要的影响。脑和肠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肠脑轴的失衡带来健康问题。由此也揭示肠道微生物与神经性系统疾病的关联。
▲课件节选
饮食对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饮食是一种非常好的调节肠道微生群的方式。饮食结构正常、膳食均衡的人往往肠道都比较健康;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高脂、高糖、高蛋白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肠道内坏菌生长旺盛、益生菌减少,肠道菌群失调。“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肠道有益菌含量增加,从而使肠道有益菌代谢产生更多的有益代谢产物。”张家超教授说。
饮食干预是个体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最有效和最容易获得的方法。 一龄“6S”生命健康养护体系中的医学营养养护,就是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膳食养护方案,指导科学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用膳食营养滋养和平衡肠道微生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02
不同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对健康的影响
张家超教授介绍,受不同基因型、饮食谱、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的肠道微生物结构组成存在着明显差异。张家超教授从宏观的肠道微生态角度解析了 不同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对人体疾病发生、疾病治疗、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
▲ 课件节选
他强调健康的肠道菌群不止一种模式,因此当肠道菌群出现紊乱的时候,不可能通过一种益生菌来达到调节全人类的肠道菌群。“ 唯有个性化差异化的定制,才能为中国人提供更适合的肠道益生菌,而这一基本提前就是要知道你的肠道菌群本体是什么样的,它缺什么你就给它补什么。”
消化健康中心作为一龄七健康中心之一,特设了肠道菌群检测。肠道菌群检测可以精准判断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健康状况,为后续给予医学营养养护和益生元补充提供科学的指导。
“肠道健,就是健康长寿。我们希望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和检测,调节肠道局部的微生态,促进有益菌代谢产生更多的有益代谢产物,进而去缓解和治疗一些疾病。”张家超教授说。
最后,张家超教授表示,未来将与一龄进行深度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参与到“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促进人类健康”的临床研究当中,通过破解肠道微生物影响健康的密码,实现“通过调理肠道微生物保持健康身体 ”的梦想。
▲海南一龄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医务部部长丁敏为张家超教授颁发“海南一龄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高级讲师”聘书
此次培训不仅内容丰富、专业性强、针对性强,同时还贴近一龄工作业务开展的需要。通过此次培训,有效提高了一龄团队对肠道微生物和健康的认识,加强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有效衔接。大家一致认为:“授课内容很充实、事例很生动、讲解很透彻,既有深度也有高度,对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有很大的帮助”。